用爱呵护生命
用心创造奇迹
成功救治超早产儿
闯关之旅
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场奇迹
2024年11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超早产儿——出生时仅26周+,体重0.85公斤(1斤7两),几乎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小豆丁(化名)刚来到世界,就被送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开始了一场漫长的“生命接力”。
那一刻起,这个小生命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的肺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无法自主呼吸;他的免疫力极低,随时可能感染;他的肾脏功能不稳定,连最基本的代谢都成问题。在很多人眼里,他太过脆弱,生存的希望渺茫,但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没有放弃,家属也没有放弃。
精细化救治,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在长达103天的NICU治疗过程中,医护团队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医疗措施:
✅呼吸支持:早产儿肺部发育不成熟,医护团队为其制定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方案,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帮助其肺部发育。
✅抗感染治疗:由于免疫系统极其脆弱,患儿经历多次感染,医护团队严格实施抗感染管理,制定个体化抗生素应用方案,成功控制感染。
✅营养支持:为促进生长发育,医护团队实施早期肠内喂养与静脉营养支持相结合的方案,保障患儿逐步建立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肾功能管理:面对肾功能衰竭的挑战,医护团队精确调整液体管理、维持电解质平衡,逐步帮助肾功能恢复。
✅发育支持:NICU护理团队采取袋鼠式护理、声音刺激、环境优化等措施,帮助患儿神经系统及全身功能发育,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静脉营养支持需要穿刺血管,但为了避免反复刺激、穿刺血管,何丽虹护士长与廖水仙护理组长以精湛的穿刺技术和细致的护理,在最小化创伤的前提下为小豆丁建立起“生命通道”——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让营养和药物通过这条“生命通道”注入小小的身体里。
由于胎龄太小,小豆丁无法自主吮吸,护士们就用棉签蘸着母乳给他尝试,刺激他的吸吮反射,并用按摩手法、用奶嘴锻炼他的吞咽功能。每一次的尝试,对小豆丁和医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豆丁迎来了一个大喜讯:“他可以自己完成喝奶这件大事了!”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陪着小豆丁经历了一次次难关:从最初的虚弱,到慢慢能自己呼吸;体重从最初的0.85公斤长到2.31公斤(4斤6两)。历经103天,他终于可以出院了!
当爸爸妈妈把他轻轻抱在怀里时,眼中满是泪水,医护人员也都感动不已——这个曾经脆弱到让人不敢触碰的小家伙,终于挺过来了!
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这次的成功不仅是医学的进步,更是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感谢家属的信任和坚持,也感谢小豆丁的勇敢!
上门访视,专业护理延续至家
早产宝宝的生活需要精细呵护,他的成长发育更不容忽视。小豆丁出院后,家属在护理和喂养等方面忧虑重重、不知所措。此时新生儿科家庭访视护理小组上门随访来了!她们有着六年家庭访视经验,在访视时认真了解小豆丁父母的难题,并提供专业解答,随后家属的眉头逐渐松开。
经过三次上门访视,小豆丁父母已经能自如解决日常的护理问题,在日常照料、疾病预防和远期的发展照顾方面不再迷茫。新生儿科的专业护理延续至家,护士凭借精湛技能、暖心关怀和优质服务,为宝宝成长铺设了一条宽敞的大路。
医护人员上门进行访视和指导
科室介绍
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服务上不断创新,多次凭借优质的技术服务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挽救过众多极低体重或危重症的新生儿,为他们的家庭守护新生的希望和力量!
今后新生儿科将继续呵护每一个新生命,守护宝宝们的健康成长!
【为早产宝宝点亮第一盏守护灯】
早到的天使,需要更温柔的呵护!
✅ 专业评估:新生儿护士上门监测发育指标,定制护理方案。
✅ 科学指导:喂养、保暖、早产儿等常见问题,手把手教您科学应对。
用专业守护脆弱,用温度连接希望——您的安心,是我们的初心。
电话预约0763-2223019,给早产宝宝一份稳稳的爱!
往期报道
出生体重0.8公斤的“巴掌宝宝”现在10公斤啦!英德人医新生儿科用专业和热情探求每一个新生命的无限可能
赢在起跑线!新生儿科回访纪实--这句“护士节”祝福,缘起七年前的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