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98岁结肠癌老人“重获新生”,为普外一区团队点赞!

发布时间:2025-03-27

近日,英德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生命保卫战——普通外科一区为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成功战胜凶险的结肠癌恶性肿瘤。这场为高龄患者对抗病魔的较量,不仅展现了现代医学的力量,还谱写了医患同心、共克时艰的动人篇章。


案例回顾


年逾98岁的胡奶奶(化名)半年前已被确诊为降结肠癌恶性肿瘤,当时家属考虑胡奶奶年纪较大,未选择手术治疗方式。近日胡奶奶因出现腹痛、腹胀、解血便等症状入住普外一区,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毫无改善。普外一区主任吴继营组织MDT团队(多学科诊疗团队)对该病情开展多学科讨论,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家属在了解情况后同意手术治疗。

由于胡奶奶年事已高、基础疾病多,手术具有较高风险。面对这一棘手难题,MDT团队采取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以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精准性高、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提升救治成功率。

术中,吴继营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以最小创伤成功切除肿瘤,并全程监测心肺功能。术后,吴主任带领主管医师孙镇鑫与责任护士进行医护一体化查房,根据胡奶奶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陈繁花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对胡奶奶实施24小时密切监测,并通过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帮助胡奶奶逐步恢复体力。

医护团队以加速康复理念(ERAS)为核心,结合营养支持等治疗,促进胡奶奶快速康复。术后第五天胡奶奶能在他人协助下下床行走,并在术后半个月顺利出院。


“生命无价,高龄从不是放弃治疗的理由。”吴主任表示,“高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关键在于术前精准评估和手术团队、麻醉团队及重症医学科的全程精心治疗管理。”他强调,胡奶奶家属的信任和配合,也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重获新生!”胡奶奶及家属感叹道,“是医生的敢担当、不放弃,才创造了这个奇迹,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英德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区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技术突破年龄禁区,用爱心温暖生命旅程。


科普知多D:胃肠道肿瘤您还需要知道这些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表现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特点是:症状不明显。

如果出现食欲减退、吞咽梗阻感、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黑便、便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疲惫、气短等,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

早期筛查是预防胃肠道肿瘤的关键

胃肠镜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最佳筛查手段,可以精准发现病变部位,可直接处理或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胃肠镜可观察部位包括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是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手段,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哪些人更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癌筛查人群(年龄大于40岁,并与下述任一项吻合):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溃疡病变等胃部恶性肿瘤癌前病变;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有嗜好吸烟饮酒、喜欢进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等胃癌潜在高危因素。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并与下述任一项吻合):

①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②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③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④若直系家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需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胃肠镜检查是每年都要做吗?

对于胃肠道健康的人群来说,建议满40岁后做胃肠镜检查,若结果无异常,则建议3至5年复查;

对于有家族性息肉病或者非遗传性息肉病的大肠息肉病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需要每年复查胃肠镜检查;

对于有阑尾炎、胆囊切除病史的患者,也需要更加关注肠道健康。


专科门诊地址:综合门诊楼二楼普外一区(胃肠外科)9号诊室。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天、周六上午、周日上午。

住院部地址:外科大楼9楼南区普外一区(胃肠外科)。

联系电话:0763 2239691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普外一区的诊疗服务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普外一区医护团队

91岁老人身患双源性肠癌,微创手术连拆两“弹”,重获新生

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英德人医助93岁结肠癌患者“闯三关”,康复出院

【普外一区】勇攀高峰,成功开展微创腹腔镜辅助下巨大肿瘤切除术

【普外一区】小切口大手术,91岁胃癌老人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