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小“胶囊”,“心”希望,英德人医成功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发布时间:2025-05-27

5月6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英德医院(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英德地区首例无导线起搏器Craic AV植入。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落地,标志着心内科在心律失常诊治方面取得新突破。

76岁的张姨(化名)在家里出现晕厥,跌倒在地,意识丧失持续约1-2分钟,家属紧急送至当地卫生院。转送途中,张姨再次出现晕厥,持续约10秒后恢复意识,到达当地卫生院后,心电图检查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张姨被送至英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她的心率较慢:30-40次/分,急诊科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详细查心电图示,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

在心内科骆嵩山主任的组织下,专家团队们经过术前综合分析,考虑到患者为老年女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排除了冠心病、高钾、食物药物导致等诱发因素,起搏器植入治疗指征明确。但患者双上肢严重畸形及双侧锁骨下静脉入路异常,曾经尝试行传统起搏器植入手术失败。目前情况下,只有最新的起搏技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才可能成功为患者进行起搏治疗。经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最终选定治疗方案,手术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传统有导线起搏器植入示意图

无导线起搏器Micra 

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示意图

为了手术安全顺利,心内科骆嵩山专家团队术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和讨论工作,同时还邀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顶级专家——陈样新副院长于术前参与患者病情讨论和手术风险评估,术中技术支持保障。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仅用时30分钟左右,患者术后反应良好,术后2~3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状态出院。

骆嵩山主任介绍道: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先进的技术,也是首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它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体验。这次英德地区的首例植入开启了心脏无导线起搏植入技术的新纪元,希望这项创新疗法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类似的患者获益。

科普知识

起搏器植入是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就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恢复正常生活。但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式需要通过锁骨下血管入路植入起搏电极和制作皮下囊袋,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术后康复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后期由于电极和囊袋的存在,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较多不便。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

和传统起搏器不同,无导线起搏疗法Micra,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无导线 “起搏胶囊”Micra体积更小,仅如维生素胶囊一般大,重量仅约2g。同时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寿命预计超过12年,同时兼容3.0T核磁共振扫描的创新功能,植入后MRI扫描也没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