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英德医院(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实施“分体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此次手术,是华南区首例“分体式”机器人在县级医院的运用,标志着医院在微创泌尿肿瘤治疗领域,迈入精准化、智能化新阶段,填补了县域技术空白,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选择。
“分体式”机器人手术
病例回顾: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56岁的徐叔(化名),因“排尿困难1年余”到泌尿外科就诊。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发现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显著升高(13.480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5.310ng/ml),结合影像学评估,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腺癌。最高Gleason评分3+4=7分。诊断前列腺腺泡腺癌(cT2bN0M0)。
泌尿外科专家团队开展查房,详细了解病情
徐叔既往有膀胱颈部手术史,传统手术难度增加。经前列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讨论,患者符合根治性手术指征。考虑到传统腹腔镜手术在狭窄盆腔空间操作的技术局限性,团队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分体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为其实施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该机器人技术基于中国腹腔镜医生的手术场景开发,基于分体式的布局,更好地降低器械碰撞概率,同时凭借7轴12自由度灵活操作等优势,能精准识别前列腺周围血管、神经等关键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风险,同时具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
手术亮点:技术突破与患者获益
1.精准肿瘤切除:机器人系统放大10倍的立体视野清晰显示前列腺周围筋膜、神经血管束及尿道括约肌结构,确保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功能。
2.微创与快速康复:手术仅需5个微小切口,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
专家视角:技术革新推动诊疗水平提升
本次主刀教授李东介绍:“机器人手术在复杂盆腔解剖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对前列腺癌患者可实现最大程度的控瘤、保护性功能和尽快恢复控尿功能的“三联胜”。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我院从传统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的探索。”
李东教授在开展“分体式”机器人手术
医院党委书记,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吴凡宇表示:“此次首例‘分体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是县域医院积极开展新技术,填补了区域内该技术应用的空白,为山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更优质的治疗选择。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技术在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妇科、颈胸外科等领域的应用,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英德市人民医院是北江泌尿结石联盟主委单位、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感染学分会主委单位。泌尿外科是清远市临床重点专科,将持续引进前沿医疗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打造专病中心,不断提升肿瘤疾病综合诊疗能力,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守护区域群众生命健康。